中國過往30多年超常規高速成長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有人認爲是由於長期犧牲消費。不錯。過往三十四年,中國GDP中的消費佔比約59%,投資佔比約38%,相比常規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的消費佔比確實低了,投資佔比確實高了。然而,消費規模或消費水準的成長也是令人驚異的。同一時期中,中國社會消費總額從1979年的2千多億元,上升到2011年約23兆元。以1990年不變價計,則年均成長率高達9.0%;按人均消費計算,年均成長率約7.9%,這一水準在世界各國中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也有人認爲是因爲過度投資、浪費資源。不錯。如上所說,中國的投資率平均高達38%,不但顯著高於西方發達國家,也超出東亞儲蓄率較高的經濟體。但是,高投資帶來的是高成長,而不是高浪費。衡量投資回報效率最簡單的綜合指標是資本產出比,即每新增一元GDP所需要的投資,按此指標來看,中國的表現並不差。改革後頭十年,資本產出比爲3.38,近十年資本產出比爲4.10;橫向比較,這一數據並不高於一些發達國家,美國自1965年至2010年的資本產出比是5.29,其中2005年到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更是達到22.64。日本從1980到2010年的此本產出比爲14.69,其中2000年到2010年更是高達37.16。縱向來看,中國資本產出比雖然在提高,但並非過度投資所致,而是國家重型工業化和大規模城市化這一歷史進程背後的客觀經濟規律的反映。隨著這一階段的深入和第三產業的成長,資本產出比例將趨於穩定或微降。
您已閱讀10%(631字),剩餘90%(59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