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信託(Jilin Trust)和平安信託(Ping An Trust)都在中國金融體系的陰影區域開展業務,向那些在銀行看來風險過高的借款方提供融資,但它們的相似之處也僅此而已。
吉林信託去年12月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旗下一支貸款支持證券產品存在違約風險,該產品的貸款方是華北一家財務槓桿率過高的煤炭開採企業。爲吸引投資者,吉林信託在發售這款產品時承諾10%的年化收益率,但它沒有要求這家煤企提供任何抵押品,而是接受了另一家煤企的擔保,提供擔保的那家企業目前同樣身陷困境。
與此同時,平安信託駐上海的分析師們則在伏案工作,仔細分析來自中國各地數百個地方政府的數據。
您已閱讀14%(281字),剩餘86%(18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