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次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一直以兩個速度運行。發展中國家因中國對原材料的旺盛需求而全速前進。同時,西方則因不斷攀升的債務帶來的家庭和政府支出削減蹣跚而行。
然而,過去12個月,情況發生了變化。信心迴歸部分富裕國家,而大宗商品價格日益下挫則暴露出新興市場的脆弱。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其對印尼和巴西等國的成長預期。IMF現在認爲,2014年多數樂觀訊息將來自高收入國家。
尤其是,美國經濟提供了樂觀的理由。美國房地產市場一直走強,先前美聯準(Fed)的大規模注資幫助降低了抵押貸款利率。勞動力市場正變得更爲活躍,消費者更爲愉悅消費也隨之重啓。目前,投資仍然滯後。但如果企業要利用其坐擁的鉅額現金爲新項目融資的話,美國經濟成長可能會很容易接近危機前水準。由於消費突然飆升,英國經濟引擎也在啓動。然而,儘管利率處於超低位,銀行貸給企業的貸款仍太少。
您已閱讀34%(381字),剩餘66%(7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