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日關係

中日島爭升至戰略博弈

復旦大學教授馮瑋:從年初軍機對峙到年末防空識別圈對壘,中日島爭不僅未見緩和,至12月26日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更將中日對峙演化爲戰略之爭。

2012年日本共同社的「2012年中日關係十大新聞」中,位居第一的新聞是日本政府將釣魚臺「國有化」。2013年評選尚未揭曉,但與釣魚臺相關的新聞能否蟬聯「榜首」之位,似無懸念。不僅如此,從年初的軍機對峙到年末防空識別圈對壘,中日「島爭」不僅未見緩和,而且到了12月26日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之際,中日之間的對峙已經演化爲包含複雜內外因素的戰略之爭。

須知道,12月20日,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與岸田文雄在日本外務省舉行了會談。雙方確認了各自在釣魚臺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同時就爲發展兩國戰略互惠關係而努力保持對話,達成了一致。而在12月26日,安倍卻以首相身份參拜了靖國神社。雖然安倍表示,「我無意傷害中國和南韓人民」,並同時參拜了鎮靈社——那裏供奉著在戰爭中犧牲的其他國家的國民,但中國政府當即表示強烈抗議,中國媒體也嚴詞聲討。是安倍說一套,做一套,依然刺激中國的民族感情,挑釁中國,對歷史缺乏反思,還是另有其他目的?

島嶼之爭依舊是中日衝突的焦點

您已閱讀10%(420字),剩餘90%(36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