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銀行正摩拳擦掌,準備和瑞士、美國的競爭對手展開一場持久戰,從本地區不斷發展的財富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管理諮詢公司奧緯(Oliver Wyman)表示,本土主要參與者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特別有利的地位,包括新加坡的星展銀行(DBS)、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和華僑銀行(OCBC),馬來西亞的聯昌國際銀行(CIMB)和馬來亞銀行(Maybank),以及總部位於香港的滙豐銀行(HSBC)。
實際上,許多銀行都在開展財富管理服務,渴望從這個快速擴張的市場中獲益。東盟各國政府密切注意這一趨勢,希望將財富牢牢鎖在本國境內。目前,亞洲各銀行只把目光對準自家門口富裕的家族企業,而不是中國這塊肥美的私人銀行市場。
奧緯亞太金融服務業務主管託比•彼特韋(Toby Pittaway)說:「雖然亞洲35%以上的在岸財富都在中國,且這一數字仍在成長,但國際參與者進入東南亞市場要容易得多。」
您已閱讀12%(399字),剩餘88%(28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