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危機與過剩產能往往是經濟危機的一體兩面,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政府債務危機可能性引發各方關注,其機率幾何?中國債務問題嚴峻性究竟達到何種程度?去槓桿與加槓桿之間微妙平衡如何把握?什麼是解決債務問題的可能方向?
如此情況之下,釐清政府資產負債表則至關重要,對此各方口徑觀點不一。中國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指出,考慮地方政府償本付息資金缺口和常規基本建設和服務提供需要的融資需求,他認爲應對未來幾年地方政府的償債壓力應該具備相應金融條件,比如2014年-2015年社會融資總量增速需要在19%-19.5%,結構條件方面則需要較大幅度拓寬地方政府債券和城投債融資規模。
中國會掉下債務懸崖嗎?當下這一問題對於全球經濟來說都至關重要,當然真正的問題應該是:中國政府資產負債表的架構及結構是何面目?中國政府的槓桿率水準如何?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差異何在?債務問題或者償債問題嚴峻程度究竟幾何?爲保障地方政府債務償還壓力,需要什麼樣的金融條件?存在哪些化解存量問題的方式?未來地方政府投融資機制改革的方向何在?
您已閱讀7%(451字),剩餘93%(61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