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

美國要從中東抽身不容易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東地區衝突的核心在於沙烏地和伊朗結怨甚深。如果沒有美國的控制,局勢很可能會失控。

中東地區戰火紛飛,而美國正抽身事外。這種說法有些誇大,但也只是有些而已。衝突加劇和美國後退相互強化。中東地區衝突越激烈,似乎美國就越想要退出該地區。

一位與阿拉伯世界關係密切的前歐洲領導人談到中東地區對整個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譁變」。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拒絕出任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主要針對美國而非國際社會)。另一方面,在美國尋求撮合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之際,阿拉伯國家一直不願爲巴勒斯坦人提供資助。土耳其也對西方感到失望。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Abdullah Gul)不久前表示,由於美國的猶疑不決,敘利亞成了聖戰分子的天堂——可以說是「地中海的阿富汗」。

中東地區是瘋狂陰謀論的發源地。海灣地區的一家英文報紙最近報導稱,美國和伊朗密謀對遜尼派-什葉派宗派主義煽風點火,以達到削弱阿拉伯國家的目的。太離奇了吧?當然。但我在巴林的幾天時間裏得知,許多阿拉伯遜尼派派人士並不懷疑這種說法。一位高官告訴我,另一則廣爲流傳的謠言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存在某種合謀。許多人相信這則謠言。

您已閱讀24%(446字),剩餘76%(14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