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債務

中國遠未到減持美債的時刻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周子衡:中國減持美債需要的是與其意志匹配的能力與智慧。現實地看,中方並不具備主動減持的內在條件,更難制定出一個可靠的減持目標。

上週,華盛頓圍繞著美債的黨爭告一段落,中國減持美債的聲音也隨之減弱。一邊也許是在上演「茶壺風暴」,另一邊或許只是踩著節奏「敲敲邊鼓、喝喝倒彩」而已。中國距離減持美債的大限尚遠。籠統地嗆聲減持,恰似隨風起舞,無異於最空洞的「表態」甚或最廉價的「立場」,並不具備經濟意涵。

如果華盛頓兩黨諒解只是暫時的,美債黨爭大戲必重啓,串燒到國際,中國等各大買家恐就不僅要「搶戲、鬧場」,甚至會有「拆臺、砸場子」的衝動。屆時,政治義憤一定會轉化爲「減持」嗎?恐怕也沒有這個政治邏輯。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喫美債的胖子,抱怨美債廚房裏的持續鬥毆,並以聲言「罷喫、洗胃」來發洩不滿,這能解決誰的問題呢?何況「不喫美債,喫什麼?」的質疑聲,總是不絕於耳。中國真的會「主動」減持美債嗎?

您已閱讀21%(330字),剩餘79%(12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