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3年中國「兩會」新領導人上臺執政,並釋放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信號,回應了中國民衆對改革「深化」的長久期待。官方開始在具體領域簡政放權並大力反腐,在意識形態上進行正面的「中國夢」宣傳,並在中共黨內開始「羣衆路線教育」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整黨運動,而中國官方媒體、左派知識分子自由派知識分子之間則圍繞著中國改革的路線上展開了爭論,有關是否需要「憲政」以及社會主義有沒有「憲政」,「憲政」到底是什麼的正反之爭持續數月。FT中文網持續關注,詳見此處。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先生對「憲政」與「反憲政」爭論在理論和現實價值上做出了一種釐清,FT中文網在此刊發,以推動在這一問題上的持續公共討論。
前一段時間出現的反對憲政的聲音,頗有些陰謀論的味道。其基本含義是,憲政改革的主張,是誤導執政黨的陷阱,最終會導致執政黨的下臺(「取消共產黨的領導」)。甚至有人說,清朝講憲政改革,所以垮臺了;國民黨講「軍政、訓政、憲政」,所以也垮臺了;共產黨不講憲政,所以成功了。這種論調不僅在道德價值上存在嚴重問題,即使從功利角度,也是不符合事實的。
您已閱讀9%(466字),剩餘91%(49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