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升值之後,日本到美國大量投資,買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洛克斐勒中心等,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日本當時爲什麼要買美國的資產呢?著名的財經作家Michael Lewis在他的一本小書《太平洋斷裂》(Pacific Rift)中寫出了一些有趣的內幕。
是爲了海外擴張嗎?日本的房地產公司不像其製造業企業(比如索尼)一樣,必須尋找海外市場,其主要客戶都在日本國內。而且,1986年之前,日本人從來沒有買過大的美國地產。1986年三井斥資6.1億美元,買下埃克森大廈(Exxon Building)。之後,三井聲稱,要將25%的資產配置在日本之外。當時,三井的總資產爲3.1兆日元,約合250億美元,其海外資產大約佔10%,也就是說,還需要增加海外投資30億美元資產。但三井的海外投資一直是虧損的,明知虧損,爲什麼還要堅持投資海外?美國人說,這簡直就是神風特攻隊一樣的自殺行爲。
是因爲日元升值?那也不對啊。日本人一定也有預期,日元會不斷地升值,因此該做的是長期投資,爲什麼一定要在短期內著急忙慌地把錢都花掉?
您已閱讀29%(449字),剩餘71%(11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