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好轉引發「暗刺激論」

好於預期的經濟數據說明,中國各個經濟部門都在溫和反彈。但這也引發一些猜測,經濟好轉的背後,是新一輪基建項目上馬和國有銀行的慷慨信貸。

中國政府今夏出臺的「微刺激」計劃已實現了其目標,好於預期的經濟數據說明,各個經濟部門(從製造業到電力消費和鐵路貨運)都出現溫和反彈。

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成長10.4%,這是17個月以來的高位,而且高於上月9.7%的同比增幅。鑑於零售銷售、投資和出口都相當強勁,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告別低迷的上半年,現在正處於復甦狀態。

令人鼓舞的數據促使一些人猜測,7月份宣佈的那些溫和措施(尤其是針對鐵路建設的措施)實際上是一個幌子,其背後是更爲雄心勃勃的「靜悄悄的」刺激計劃,其推動力源自一系列新的基建項目和各大國有控股銀行慷慨的信貸額度。

您已閱讀19%(274字),剩餘81%(11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