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令美國人注目的「中華經濟帝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鄒至莊:批評中國是經濟帝國,基本上是在批評中國參與經濟的全球化。帝國意義包括把國家勢力移到外國、強逼它國接受,中國沒做第二點。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力量擴大了,引起美國人的注意,可見於發表在2013年6月2日《紐約時報》題爲《中國經濟帝國》的文章。我先把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與讀者,然後討論它是否正確。我提取的內容包括以下五點:

(1)中國在世界各地投資,收購西方的大公司,如美國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和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度假公司。中國的投資常用中國工人以致當地的工人失業。中國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從土庫曼到中國,從蘇丹南部到紅海,從印度洋到昆明,從西伯利亞到中國北方。中國還建築基礎設施,如在尼羅河的麥洛維水壩,厄瓜多和全球其他各地的水壩。在2008年之前中國對外每年的投資不到一億美元,在過去兩年已超過10億美元。在2020年中國對外的直接投資預計將達到一兆美元以上。

(2)關於對外貿易,中國已成爲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在2012年超過了美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貿易指出口和進口)。通過購買天然資源和糧食,中國能安全地保證了城市化和推進出口的兩大經濟政策所需的資源。在短短的幾年內,中國已成爲世界上鋼鐵和太陽能最大的出口國。

您已閱讀31%(455字),剩餘69%(10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