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印尼

Like India, Indonesia will pay for resting on its laurels
印尼將爲「喫老本」付出代價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印尼人均GDP已達到3900美元,是印度的兩倍多。然而,就像印度一樣,印尼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就和有利外部條件,而未能奠定持續發展的政策基礎。

Indonesia has often been described as the next India. With 250m people, it has a huge population of aspiring consumers. Like India, it is a democracy, albeit a far more recent convert. Like India, too, its solid record of growth has been propelled not by manufactured exports but by domestic demand. Whe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truck, both economies weathered the storm better than most.

印尼經常被描述爲下一個印度。它有著2.5億人口,憧憬美好生活的消費者人數巨大。與印度一樣,它也是一個民主國家,儘管走上民主道路的時間短得多。同樣地,其穩定的成長紀錄不是出口製造業推動的,而是國內需求推動的。當全球金融危機襲來的時候,這兩個經濟體都比大多數國家更好地挺過了風暴。

您已閱讀8%(531字),剩餘92%(63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