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經常被描述爲下一個印度。它有著2.5億人口,憧憬美好生活的消費者人數巨大。與印度一樣,它也是一個民主國家,儘管走上民主道路的時間短得多。同樣地,其穩定的成長紀錄不是出口製造業推動的,而是國內需求推動的。當全球金融危機襲來的時候,這兩個經濟體都比大多數國家更好地挺過了風暴。
然而,突然之間,與印度相提並論聽上去不再那麼順耳。繼印度之後,印尼是受到市場最多關注的亞洲經濟體,市場擔憂其經常賬戶赤字和對資本流入的依賴。更爲根本的是,市場壓力正對印尼經濟的成長模式提出一些棘手的問題;近年印尼經濟藉助一些有利條件蓬勃發展,但未能奠定持續發展的政策基礎。亞洲、拉美、非洲的其他很多新興經濟體也有同樣的問題,近年他們都在搭寬鬆貨幣和高大宗商品價格的順風車。
世界第二和第四人口大國印度和印尼之間有很多可比之處。多年的貿易順差在去年突然消失之後,印尼現在面對相當高的貿易赤字。2012年以來的快速惡化主要是由於煤炭和棕櫚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這削弱了印尼不是出口依賴型經濟體的說法。
您已閱讀27%(436字),剩餘73%(11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