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

Lex專欄:日系汽車能否贏回中國買家?

日本三大汽車製造商在華汽車銷量都比2012年減少了至少3%。在每年成長16%的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這無疑是一個重大挫折。但日系汽車有一個優勢:質量。

日元匯率下跌,日本的汽車製造商股價上漲。這個模式就跟太陽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當然。週二日元匯率跌至一個月來最低位,令本田(Honda)、日產(Nissan)和豐田(Toyota)等汽車出口商股價躍升2%和3%。但本週,這三家企業均公佈在華銷售業績疲弱。他們需要在全球最大市場銷售更多汽車,以證明加速成長是可持續的。

一年前,圍繞中國稱爲釣魚臺及其附屬島嶼、日本稱爲尖閣諸島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令日本企業大受打擊。例如,日產在中國的銷售和展廳客流量都減至一半。此後中國消費者對日本品牌的態度有所緩和,但日本三大汽車製造商目前在華汽車銷量都比2012年減少了至少3%。以銷量最高的日產爲例,銷量減少了6%。在一個每年成長16%、且佔全球汽車銷量四分之一的市場,這是重大挫折。

但這也是個發展中市場。這賦予日本品牌一個潛在優勢:質量。迄今爲止,一般中國買家關注的僅僅是擁有一輛車。據AlixPartners的數據,過去5年裏,中國約四分之三的汽車買家是首次購車。對這些買家來說,第一輛車帶給他們的自由(還記得那感覺嗎?)幾乎肯定壓倒了其他考慮因素,比如可能的轉售價格等。中國只有一個剛起步的二手車市場可以引導消費者——每銷售3輛新車,只有1.2輛舊車轉手(美國1:3,日本1:2.2)。但不用多久這些首次購車人士就會開始轉售汽車了,到那時,那些購買本土車的人(約五分之二)將發現,轉售價格取決於質量聲譽,這方面日本車勝過任何對手。

您已閱讀81%(609字),剩餘19%(1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