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

日本汽車何去何從?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衛金橋:10月起,廣豐、廣本、東風本田等經銷商的銷售目標主動下調50%左右,最樂觀的東風日產的經銷商任務也降低了30%。

發軔於今年9月的抵制日貨風暴,多舛的日本汽車公司在中國未來會演變出何種結局?

從9月中旬開始,但凡和日本掛上鉤的商業活動幾乎全部停擺,不過,低調也未能消除消費者的擔憂,從10月份開始,北京更多的壞訊息傳回東京。三菱汽車成爲9月份抵制日貨衝擊最大的品牌,10月初發布的數字顯示,9月份三菱品牌中國市場汽車銷量下降62.9%。速霸陸汽車9月份銷量爲1857輛,同比減少64.5%;馬自達也減少了34.6%,爲13258輛。豐田汽車公司9月份在中國的新車銷量不到原定目標的50%。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在抗議活動前,日本汽車公司8月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有率約19%,低於7月的20%,9月份這個數字跌到15%左右——創下十年來最低。

您已閱讀14%(313字),剩餘86%(18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