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的三條「軟肋」

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盧鋒:美國存在多邊財經合作場合承諾執行不力、宏觀刺激政策選擇矛盾、成長動能不足等問題,其「明斯基時刻」何時來臨,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如何認識美國經濟「軟肋」?

美國經濟有無「軟肋」?所謂「軟肋」,顯然是比喻美國經濟面臨的困難、困擾或困境,並且這類困難就美國兼顧其基本政策目標而言具有某種矛盾性,或應對這類困難受各種環境條件制約具有某種糾結性。美國外交、國關、軍事領域都會有這類軟肋,本研究側重考察經濟方面問題。由此得到「軟肋」的一個工作性定義:美國在開放宏觀與國際財經領域具有某種矛盾性與糾結性因素的困難、困擾與困境。

美國是當今全球最大霸主國家,中國是最重要新興國家,從中美大國競合關係角度觀察,研究美國經濟軟肋無疑有多方面認識和政策意義。首先是有利於我們在中美雙邊或多邊對話或談判中知己知彼,主動出招,減少被動。其次有助於全面認識美國經濟的優勢與劣勢,加深認識中國作爲新興國在這個大變革、大改組時代的地位和作用。大國主要競合對手也是一面自我反思的鏡子,研究對方內在困境與矛盾有助於更好謀劃我們自身發展戰略。

您已閱讀6%(387字),剩餘94%(58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