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能夠管控好經濟放緩

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佩蒂斯:中國的GDP不需要每年成長7%或6%才能保持社會穩定。重要的是,中國老百姓需要能夠繼續以他們習慣的速度提高生活水準,同時中國需要調整經濟結構,控制信貸泡沫。

即便在北京方面宣佈最新的「微刺激」之際,人們也應當搞清楚一點:中國經濟成長距離觸底還很遠。未來幾年裏,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速將放緩至遠低於目前所預期的6%至7%的水準。儘管多數分析師相信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放緩肯定會引發社會不安定,但他們也許正在關注錯誤的數字。

簡單的邏輯顯示,中國若想一方面推動經濟再平衡、減少對出口以及由債務助推的投資的過度依賴(這種過度依賴是危險的),另一方面保持當前的GDP增速,是近乎不可能的。想一想「再平衡」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吧。目前家庭消費佔GDP的35%,這一比例之低令人震驚,它僅略高於全球平均值的一半。

若要策動一場再平衡、使消費的佔比在未來10年提高至50%(那仍將意味著中國是世界上消費佔比最低的大型經濟體),年度消費增幅就必須比GDP增幅高出近4個百分點。因此,6%或7%的GDP年均增幅意味著,中國必須在10年期間達到近10%至11%的年均消費增幅,才能實現有意義的再平衡。

您已閱讀25%(410字),剩餘75%(12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