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素史克

在華經商繞不開的陷阱

FT旗下《中國投資參考》主編金奇:葛蘭素史克最近的行賄醜聞,促使在華經營的西方企業重新審視它們的內部控制,重估因各種潛藏成本而導致的巨大「除法效應」。

外國商人來到中國時,往往對這裏巨大的乘法效應興奮不已。他們設想,以數以百萬計的客戶以及正在崛起的中產階層日益高漲的消費能力做乘數,他們的產品銷量將何其可觀。但結果他們往往被巨大的除法效應挫敗而離開,夢寐以求的利潤被沒有預見到的監管、林林總總的費用以及不明不白的「交易成本」擊得粉碎。

在從數字計算上的樂觀走向絕望的過程中,人們會發現,中國的商業環境十分獨特。有些人認清這一事實很緩慢。有些人則在啓示性的衝擊中頓悟。

英國製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上週的行賄醜聞,震盪了全球各地的董事會會議室,促使在華經營的西方企業重新審視它們的內部控制。上週五,中國政府擴大了調查的藥品企業範圍,調查人員開始調查比利時製藥商優時比(UCB)。

您已閱讀17%(330字),剩餘83%(16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