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克強經濟學有明確邊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今年上半年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讓我們既摸清了市場的邊界,也摸清了改革的政策邊界。市場人士對克強經濟學的解讀經過了兩個階段。

2013年上半年公佈的經濟數據,讓我們既摸清了市場的邊界,也摸清了改革的政策邊界。

短短半年,市場人士對克強經濟學的解讀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緊縮爲主旨,實體經濟去庫存,虛擬經濟去槓桿;第二階段是在7月9日李克強總理發表「上限」與「下限」的談話之後,各方拋棄緊縮論,重拾穩成長,紛紛解讀上限到底有多高,下限到底有多低,股票市場一改頹勢大幅反彈。

前後兩種解讀大相徑庭,顯示學者過度熱衷爲政府闡釋數據的尷尬。一些學者過於天真,不顧中國經濟現實,希望克強經濟學大幅緊縮,這必然導致經濟硬著陸的嚴重後果;另一些學者信口解釋,某些國外投行經濟分師大力吹捧克強經濟學,其諂媚程度絕不在國內某些政策分析師之下,反正他們進退有據,創造概念可以留芳市場。

您已閱讀14%(319字),剩餘86%(19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