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銀行業

Banks finally encounter their painful reckoning
銀行業迎來秋後算賬


FT專欄作家加普:美聯準和歐盟委員會近期相繼採取措施,治理銀行業近幾十年來因廉價信貸和風險定價過低導致的扭曲現象。在危機發生幾年後,銀行正面臨不可避免的監管算賬。

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banks initially acted like a cartoon character who shoots over a cliff-edge at high speed and keeps going for a while before falling. Five years on, they are lying on the ground – and will never be allowed to return to their fast-paced ways.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初銀行就像卡通中的人物一樣,以很快的速度衝向懸崖邊,在摔下去之前還向前滑了一段距離。五年過後,他們依然躺在地上,也將永遠被禁止像過去那樣狂奔疾跑。

您已閱讀5%(360字),剩餘95%(71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