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城鎮化

「城鎮化」應是一場權利革命

中國媒體人張立偉:以農民市民化爲核心的「人的城鎮化」,本質上應是一場權利革命,既需要取消對農民的身份歧視,又要處理各種制度上的不平等,是一項系統工程。

中國「城鎮化」喊了很久,但具體方案依然不見蹤影,或許是因仍沒有達成共識,政府對利用「城鎮化」刺激經濟成長可能帶來的後果心存疑慮。

最初,「城鎮化」被政府賦予擴大內需的功能,作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依託,爲成長放緩和經濟轉型提供動力和緩衝。具體而言,就是以「農民進城」的名義將政府繼續投資合理化,並戴上改善收入分配,實現社會正義的光環。但是,決策者又怕地方政府過於注重其刺激經濟的功能,會造成新一輪投資「大躍進」,因此猶豫不決。

政策的模糊性製造了混亂的預期,「城鎮化」被認爲是新一屆政府的一種擴張性政策,重複投資「政治週期」。 所以,在上半年大規模的信貸投放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地方政府以「城鎮化」名義的借款,一些地方也以「城鎮化」爲名在農村實施「並村上樓」。也就是說,「城鎮化」在事實上已經由地方政府啓動,這表現在各地宏大的建設計劃、投資規模以及各地如火如荼的徵地運動。

您已閱讀10%(382字),剩餘90%(33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