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一炮走紅」背後的隱憂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投資家夏爾馬的新書《一炮走紅的國家》讓我們反思中國的發展路徑。作者溫習了中國取得的經濟成就,同時也指出了中國的隱憂。

探尋國家興衰的奧祕一直是學術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正如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所言,這一問題是如此有趣,以致於人們一旦開始思考這一問題,便很難再去想其他問題了。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上億人擺脫了貧困,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等等。由於中國人口衆多,因此,我們在人均方面取得的任何改善,那怕只是少許,都可以看成是對全人類的貢獻,這樣說不算過分。

目前中國已經成爲國際社會舞臺上舉足輕重的一員,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國能否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重拾幾百年前的輝煌,無疑是令人著迷,同時又令人存疑的一個問題,而當我們對這些年中國的發展路徑做一番嚴肅思考之後,這一問題似乎變得迫切起來。

您已閱讀12%(336字),剩餘88%(24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