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交易

全球套利交易步入下坡路

FT專欄作家錢塞勒:隨著新興市場國家採取措施防範本幣升值及美元和新興市場利差縮窄,做空美元的套利交易正在減少。

「英國人忍受得了很多事情,」維多利亞時代的偉大記者沃爾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曾寫道,「但唯獨無法忍受2%的利率。」他表示,面對如此低的資金回報率,他的同代人都願意把資金扔到「不可思議」的投資項目上,例如,貸款給外國人。150年過去了,我們仍在追逐更高的海外收益。然而,大規模全球套利交易也開始難當重任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稱,「資金流入一直讓新興市場受益匪淺,但低利率能否……導致好事過了頭?」我認爲,答案是肯定的。資金流入那些利率更高的國家,給這些國家的本貨帶來了升值壓力。新興市場央行試圖通過購買流入的美元,來阻止本幣升值。過去10年,它們的外匯儲備持有量增加了約7兆美元(中國增量佔其中的一半左右)。

然而,如此高額的外匯儲備累積與寬鬆貨幣狀況有關。各國央行一直印製本幣購買美元。這些流動性並未被全部吸收。在過去5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新興市場的實際短期利率一直徘徊在1%以下。

您已閱讀29%(454字),剩餘71%(10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