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內需

中國宏調應把焦點從需求轉向供給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中國宏觀調控在過去十年都着眼於總需求管理,效果不佳。是時候從需求轉向供給,通過放鬆對人口、資本、土地等的供給約束,推進改革。

從中國過去十多年的經濟發展歷程看,經濟總需求管理的總體效果不甚理想,所謂擴大內需或擴大外需基本上都看不到希望。長期看,我認爲,總需求管理對促進經濟成長是無效的,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應該放棄總需求管理,儘快轉向供給管理,用「新供給主義經濟政策」啓動改革。

過去十多年的總需求管理效果並不理想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處於高速成長期,政府的總需求之手頻繁出擊,但非但沒有熨平週期,反而放大了中國經濟的顛簸;不但沒有拉長週期,反而使經濟週期越來越短。不僅如此,每一輪「油門」踩下後,都遺留下大量的過剩產能、銀行不良資產、地方政府債務;每一腳「剎車」踩下去,都造成高利貸氾濫、中小企業大批倒閉、股市暴跌。進一步講,每當經濟政策着眼於總需求和短週期管理,就難免造成對供給面和經濟深層次改革措施的忽視。

您已閱讀14%(337字),剩餘86%(20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