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金融大變革(Big Bang)期間,一家小型債券經紀公司的主管向同事們宣佈了一筆幾百萬英鎊的收購要約,他說:「我們受到了上帝的眷顧。」
1986年,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放寬了金融管制,倫敦由此作爲金融中心而崛起,這是她留下的一項長久遺產。上世紀50年代就投身倫敦金融城(City)的專業人士、證券交易商溫特弗拉德證券公司(Winterflood Securities)的董事長布賴恩•溫特弗拉德(Brain Winterflood)表示:「直到當時,倫敦金融城的發展始終十分緩慢。許多人反對金融大變革,但是正是那場大變革造就了一流的金融中心。」
這次變革反映出了撒切爾擺脫既得利益集團掣肘的堅定決心。當時,美林(Merrill Lynch)和大通曼哈頓(Chase Manhattan)等各類美國投行都獲准收購傳統的英國證券交易商,導致大量資本蜂擁而入,使倫敦打敗了歐洲大陸的所有競爭對手。幾個月內,大部分股票交易被搬到了網上。冗長而酒氣熏天的午餐也不再流行。一個新時代已降臨「一平方英里」(the Square Mile,倫敦金融城別名——譯者注)。
您已閱讀72%(494字),剩餘28%(1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