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位謀求削弱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策劃者,我會把德國的金融中心從法蘭克福挪到柏林,就像上世紀90年代德國把首都從波恩遷到柏林一樣。這樣,德國金融中心就會成爲一個世界性大都市的一部分,成爲真正吸引外國銀行家和律師在此居住的地方。
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不過其他歐洲法律法規正在破壞倫敦金融城擴張成世界頂尖國際金融中心的50年進程。如今,倫敦金融城正面臨這樣的未來:它既無法穩居歐洲金融中心之位,也無法成爲來自美國、亞洲和新興市場的全球資本的離岸中心。
倫敦金融城過去曾多次面臨轉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的全球擴張;1963年,美國政府對購買外國證券的行爲徵稅,令倫敦金融城通過歐洲債券市場復甦;1986年,去監管化的「大變革」(Big Bang)令倫敦金融城成爲歐美銀行的天然中轉站。
您已閱讀18%(379字),剩餘82%(17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