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印度

印度需要市場經濟

FT撰稿人達斯:印度需要一個信奉市場原則的新政黨,向選民證明,只有選出一個開放市場和信奉規則的政府,才能提高生活水準,實現共同繁榮。

當印度政府上月公佈預算案時,人們原本以爲預算中會包括爲拉攏選民而提供的施捨、補貼和賄賂。但結果是,這份預算案出人意料地可靠,將財政赤字限制在經濟產出的4.8%。這是一份合理的預算,但它不會重新推動印度的成長。

與此同時,在預算案公佈的前一天,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研究員蘇加塔•米特拉(Sugata Mitra)獲得了100萬美元的TED(技術、娛樂和設計大會)獎金,用於運營印度的「雲端學校」(Schools in the Cloud)項目。該項目旨在幫助教師和父母引導兒童自主學習。

對印度人而言,預算和獎金的鮮明對比驗證了他們的看法:印度的成功是由人民推動的「自下而上式」成功,與中國由國家投資推動的「自上而下式」成功不同。儘管政府治理糟糕,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仍在不斷走向繁榮。

您已閱讀24%(363字),剩餘76%(11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