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卑鄙的銀行又在動歪腦筋了,他們粉飾資產負債表以減少需要持有的資本。正如多數圍繞銀行業的辯論一樣,有關銀行在何種程度上矇蔽體制以減少風險加權資產(從而降低資本要求)的討論,還是少一些裝腔作勢爲好。歐洲銀行管理局(EBA)週二做出有益貢獻,發表估算結果,稱某些銀行信貸賬目中的風險加權資產比同行最多低了70個百分點,而造成這一差距的諸多因素中,僅有一半是顯而易見的。
對銀行持批評意見的人士稱,另一半因素正是多數銀行在自行決定風險權重時作假的證據。但這完全忽視了造成上述差距的合理因素。例如,銀行何時確定一筆貸款屬於「違約」就是一個合理因素,另一個合理因素是其追討不良貸款的力度有多大。這些都是完全正當的商業取捨。一家大力追討不良貸款的銀行,爲什麼不能對其資產賦予較低的風險權重,作爲回報?
沒錯,這個制度存在缺陷。任何資本充足率制度都須確保銀行在危機中擁有充足的資本,並讓外界對這一資本抱有信心。問題是,前者只有在危機發生時才能得到驗證,因而對此類壓力的估測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迫使銀行持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從而削弱貸款的發放能力,並不能解決問題。
您已閱讀73%(476字),剩餘27%(1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