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

我的「淘寶病」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煅荷:習慣了網上的價格排序,如今在網下買任何東西都覺得不踏實,擔心買貴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淘寶查價錢。

電商的繁榮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淘寶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別的不說,僅在去年「雙十一節」,不知全中國有多少人徹夜無眠守在電腦前,一件件地秒殺,一遍遍地刷屏。我得承認,在這個龐大的「購物狂」隊伍中,有我和先生的身影。因爲短時間內流量過大,商品頁面、支付頁面均有系統不穩定的問題出現,甚至波及到網上銀行系統。爲了及時付款以防交易取消,我和先生一直眼巴巴地等到凌晨兩點多,纔將最後一筆貨款打入支付寶。爲了過節而熬夜,想必這個|「雙十一節」是唯一能與春節抗衡一下的了。

爲了節省一筆不算大的開銷,如此廢寢忘食地淘寶是否值得?在「雙十一節」次日的無精打采中,我開始反思淘寶帶來的困擾。一個朋友告訴我:「我現在給孩子買個口哨都習慣性地上淘寶買,其實家門口的小店裏3元錢就能買到,還不需要快遞費。」看來,長期享受網購便利所產生的依賴性,已經讓我們或多或少地忽視了身邊真實的生活。另一個朋友則有不同的感悟,她說,由於習慣了在淘寶上以價格排序來搜尋商品,可以很輕易地查到最低價,以至於在現實中購買了任何東西都會覺得不踏實,擔心買貴了,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淘寶查價錢。如果買貴了就會懊惱,買便宜了則開心慶幸。這樣一來,購物這件很簡單的事,就成了可以左右她喜憂的晴雨表。同事艾麗也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例子,她先生有輕微的選擇障礙症,以前逛商場時,當她先生在兩件衣服間猶豫不決時,她就會把兩件衣服都買下來。但當淘寶購物逐漸普及時,她先生不僅沒有感受到便利,反而深受困擾——因爲淘寶這個花花世界,給他提供了太多可能太多選擇。以前,逛一天商場就能買到的東西,現在他花好幾天時間淘寶都無法做出決定。經歷了這種耗時費力的購物體驗,艾麗的先生決定戒掉淘寶,讓生活迴歸簡單。

因在峨眉山講法時遭猴子「糾纏」而走紅網路的延參法師曾經說,「有些人拿淘寶當生活習慣。一天不淘點兒啥,心慌。所以要珍愛生活,遠離淘寶。」當初看到這段話時我曾不以爲然,如今卻品味到了它的深意。

您已閱讀61%(823字),剩餘39%(5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