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曾說,推行市場化改革的代價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30年後,確實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如今,要消除由此導致的收入差距,辦法之一就是讓一些人先做另外一件事:投票。
讓人們投票如何有助於消除不平等?全球電子產品最大代工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董事長、臺灣人郭臺銘顯然懂得這個道理。從今年起,該公司將允許其120萬工人投票,選舉產生該公司所稱的真正有代表性的工會——在一個連電視選秀都被視爲危險民主先例的國家。到2014年,富士康員工將選舉產生18000名工會代表。爲保證選舉過程的公正,整個過程將由美國的公平勞工協會(FLA)監督。
郭臺銘的本意,可能並不是讓工人們在薪資方面得到有工會組織的勞工隊伍往往具有的議價能力。他更有可能是希望改善公司形象。2010年他旗下工廠接二連三出現自殺事件,人們指控這些工廠工作條件惡劣和使用童工,這些都玷汙了富士康的公司形象。去年9月,在爆發了涉及幾百名工人的集體打架事件後,這家爲蘋果公司(Apple)製造iPhone和iPad、以此聞名的公司旗下相關工廠曾被迫停產。
您已閱讀26%(464字),剩餘74%(1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