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經濟

安倍經濟政策潛藏風險

摩根大通日本首席經濟學家菅野雅明:安倍犧牲央行獨立性的政策,也許是擺脫通縮之道,但當日本需要收緊政策時,央行獨立性至關重要。

日本政府與日本央行之間的衝突再現轉折。1月,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終於接受了2%的通膨目標,並承諾實施無限額資產購買。假如日本央行拒絕接受通膨目標,安倍晉三(Shinzo Abe)政府可能會提議修改《日本銀行法》(Bank of Japan Law),從而剝奪或削弱日本央行的獨立性。

這場政府與央行的衝突並非新鮮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市場站在了政府一邊。日元貶值,股價攀升。當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警告稱政府政策失去可信度可能將大大提高日本政府債券的利率時,主權債券市場卻保持相對平靜,至少迄今如此。「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似乎已經獲勝。

要理解安倍經濟學的成功,關鍵是認識到匯市和債市的不一致反應。這種差異可歸結爲通膨預期上的分歧。在外匯市場,投資者(主要爲非日本投資者)的通膨預期上升;而日本國債市場仍然以日本投資者爲主,他們的通膨預期似乎基本保持穩定。

您已閱讀30%(411字),剩餘70%(9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