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

日本真是「以鄰爲壑」嗎?

FT專欄作家布里坦:日本是G7國家除美國之外第一個擯棄緊縮教條、促進國內成長的國家。不過,日本政府仍需保證日元貶值計劃不過界。

1937年,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給出了「以鄰爲壑」(beggar-my-neighbour)政策的經典定義。鑑於目前日本及其他富有經濟體正在實行的政策,我們很有必要再次探討一下這種政策。

羅賓遜辯稱,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出口相對於進口的蓄意增加會帶來更多的就業。除了最初的就業增加之外,新獲就業員工的支出會帶來二次增加。但正如她指出的那樣,問題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一國出口增加會導致其他國家出口下滑。充其量,「這隻會讓整個世界的就業水準不受影響」,甚至可能減少。

羅賓遜對於可能後果的解釋也值得我們回憶。她寫道,「一旦一國以犧牲其他國家爲代價成功擴大貿易盈餘,其他國家就會報復」,同時國際貿易佔全球經濟活動的比例會下滑。「政治、戰略和情感因素會火上澆油,經濟民族主義的大火會越燒越旺。」

您已閱讀25%(363字),剩餘75%(10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