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央行

中國央行已做好降準的準備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張濤:中國央行啓用SLO工具的目的,是爲了將正處於高位的存款準備金率有序回調至適宜水準,還資金於市場、保證資金價格平穩、打造中國的利率錨。

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從即日起啓用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爲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自此,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組合中又增加了一個新的武器,同時意味著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頻率由先前的每週兩次(週二和週四),變爲了全周操作(週一、週三和週五面向央行指定的16家一級交易商),伴隨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和中國貨幣環境的變化,相信該項工具在今後將成爲央行貨幣調控最爲重要的政策工具。

對於央行啓用SLO工具,衆多市場機構認爲央行在保證貨幣市場的資金價格平穩方面會更有的放矢,而且認爲央行在數量工具的使用方面,將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使用,以至於大家紛紛調低央行降準的預期。對此,筆者持不同看法——央行推出SLO的目的,恰恰是爲了將目前處於高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有序回調至適宜的水準(目前中國是全球準備金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過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資產投資的回報

您已閱讀16%(443字),剩餘84%(2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