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強大與脆弱並存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中國官方認爲,應對社會與政治不安定,答案在於經濟成長。但繁榮將令政治變革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不是化解改革壓力的妙方。越來越多的中產階層會要求政府透明並接受問責。

西方對中國的習慣性評估之一是,中國將不中斷地崛起,最終成爲全球霸主。中國很快將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快進幾十年,中國將擔任起超級大國的重任。在此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其政治體制將過渡到帶有一些民主色彩。

但這是一個具有欺騙性的簡單論點,對參與中國淘金浪潮的西方企業高階主管尤其有吸引力。然而,每次訪問北京,我都留意到,中國領導人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越尖銳,他們在國內就看似越不安全。

中國無疑正在讓全世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已經被毫不掩飾的強硬取代,這種態度讓鄰國和美國不安。東海以及南海的長期海上糾紛已成爲軍事引爆點。中國的部落格上充斥著呼籲中國領導人好好教訓一下宿敵的呼聲。

您已閱讀18%(297字),剩餘82%(13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