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書寫

電腦時代,你還「草書」嗎?

FT專欄作家邰蒂:在美國,草書正以驚人的速度衰落。隨著電腦和移動設備激增,年輕人越來越多地使用鍵盤,在必須書寫時則使用正楷字體。

幾周前,我與馬里蘭州的朋友坐在他們家的聖誕樹旁,聽到他們家十幾歲的女兒(暫且稱她爲茱莉亞)抱怨學校最近的考試。讓她感覺困難的不是多項選擇題或者論文,而是出題人要求她用「草書」(cursive)(英國人叫做「連筆」(joined-up),即不是每個字母單獨拼寫)——寫下自己的名字和一個簡短的句子。

現年16歲的茱莉亞理應在8年前就在學校(那可是一所好學校)學會了草書,而且草書長期以來一直是西方教育界的通行標準。在現實中,茱莉亞幾乎從來用不到草書。她的朋友也不用:我在假日期間對見到的美國青少年做了一項(完全非正式)的調查,結果表明,幾乎所有人現在都用「印刷體」書寫,其他字體幾乎完全不會。

在我和孩子們和年輕人聊天時,每當我能把他們的注意力從手中的移動設備引開足夠長時間,可以討論這個話題時,他們都反覆告訴我:「沒人用草書了。」的確,他們看上去迷惑不解,就像我問他們是否用鵝毛筆寫字一樣。

您已閱讀25%(393字),剩餘75%(12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