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央行

央行獨立時代即將結束

滙豐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勳:如今的貨幣政策從內在屬性而言就帶有政治色彩。一旦政界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必將想要奪走央行的決策權。

不管主觀上是否喜歡,各國央行行長目前已經被動捲入了政治紛爭。央行政策獨立性本身是好還是壞,這個問題已不是那麼重要了。如今的問題已變成,制定貨幣政策本身不再是技術官僚的工作了。

金融危機爆發前,各國央行的想法是,實現價格穩定就能保證各方滿意。誠然,各國央行行長們必須有時調高利率,有時調低利率,每次的利率調整都將使一部分人受益,使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損。然而,從整個經濟週期的跨度內來看,這些調整所產生的影響將互相抵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貨幣政策在政治上可以視爲是中性的。

但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自經濟開始衰退以來,發達世界各經濟體經濟一直停滯不前,各國央行行長几乎別無選擇,只能將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準,推出的貨幣政策也越來越非常規,希望能夠藉此推動經濟開始強勁復甦。

您已閱讀20%(331字),剩餘80%(12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