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多年裏,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08年,凱恩斯(Keynes)的需求管理論陷入沉寂。然而,伴隨著此次金融危機,它開始重新主導歐巴馬(Obama)政府以及英國工黨(Labour)很多人的思維。現在到了對凱恩斯主義復甦展開重新思考的時候了。
伴隨著凱恩斯主義的復甦,出現了這樣一種看法:要抵消房地產市場大幅下挫的影響,需要短期財政和貨幣擴張。在美國,凱恩斯主義的復甦是由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經濟學家兼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以及美聯準(Fed)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所領導的。
美國選擇的政策是:4年以來政府結構性(經週期調整)預算赤字都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或更高;利率接近零;政府又一次呼籲在2013年實行經濟刺激;美聯準公佈新政策,在失業率回到6.5%之前將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準。自2010年以來,沒有一個歐洲國家仿效美國的財政舉措。然而,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在貨幣問題上與美聯準相去不遠。
您已閱讀26%(469字),剩餘74%(13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