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對國民實行國民待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帆:中國的市場化只進行了一半,改革遠未完成。改革不僅指價格改革、所有制改革,還需要完善整體經營環境,中國的改革未來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

最近,筆者聽了一位體制內朋友有關中美問題的報告,啓發筆者對中國市場化改革有所感悟。朋友講的雖然是中美問題,但無意中給出中國市場的一個大圖景。如果設身處地爲民營企業著想,難免令人深感目前中國的市場競爭環境之惡劣,民營企業經營之艱難。中國的市場化只進行了一半,改革遠未完成,給外國企業國民待遇,首先要給本國企業國民待遇。

改革不僅需要我們所熟知的價格改革、所有制改革,還需要完善整體經營環境。如此改革,顯然需要一系列不可缺少的軟體和硬體,市場化也體現在許多具體的標準上。

這不僅需要上級政府頒布明確的規定,昭示天下,更利用政府權威和社會力量切實監督執行。實現這一改革,政府的權威和決心至關重要。筆者認爲,完善市場經營環境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努力。

您已閱讀26%(318字),剩餘74%(9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