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5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會見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時指出,「未來中國會越來越開放,我們擴大內需、激發城鎮化潛力乃至發展各項事業」。稍早時候--11月28日,李克強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時指出,「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在城鎮化」。他尤其強調說,這有利於中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國際社會關注到,作爲未來中國經濟的主政者,在中共十八大剛剛結束後的不到1個月時間裏,李克強就城鎮化發展問題,四次高密度的發表意見,已經引起全球高度關注。其意義在於兩點:其一,中國經濟發展能否繼續保持高速成長?其產業動能選擇的方向是什麼?其二,中國經濟發展所受約束與預警條件是什麼?這兩個問題,都是當今世界非常急迫的要求中國必須回答的戰略性問題!
通過對中國經濟發展進行結構性評估與分析,可以發現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傳統路徑——投資與出口,存在後勁不足的問題,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會造成經濟的低效率與脆弱性,而當前的內需不足在短時間內又無法快速提振。
您已閱讀30%(418字),剩餘70%(9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