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橫議

靠什麼建設美麗中國?

天則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軍:執政黨的報告呼籲建設美麗中國,說明現實中國確實不夠美,甚至有骯髒醜陋一面,這對生態保護和城市建設都提出了許多硬性要求。

最近,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美麗中國」概念,並將其置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標題之下。或許,這會對未來中國經濟的成長方式產生深遠影響。不過,要想確認這一點恐怕還需要長期的觀察。

直到最近,許多人都無法將「美麗「二字與中共重要檔案聯繫在一起。「美麗中國」的提法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令人神往。

「美麗中國」讓人想到幾年前BBC拍攝的一部中國題材紀錄片,這部歷經多年拍攝的系列片獲得了巨大成功。後來,這部紀錄片在國內電視臺播出時被翻譯成《美麗中國》(Wild China)。由原片名及片子的內容看,該紀錄片延續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圍繞中國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展開,刻畫了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其中也夾雜著一些中國的歷史文化典故,只是這種角度是外國人選取的,旨在展示外國人眼中中國的大好河山而已。

您已閱讀12%(349字),剩餘88%(24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