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

如何應對政治不確定性?

FT專欄作家希爾:埃克森美孚認爲自己可以避免、忽視或通過風險管理克服政治不確定性,荷蘭皇家殼牌選擇通過參與、透明和合作的策略正面解決政治不確定性。在複雜的世界裏,後一種做法更合理。

美國佛羅里達州「選票打孔粘連」的傳奇故事也讓美國公司忐忑不安。「選票打孔粘連」事件曾讓充滿爭議的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在投票日之後很久仍未結束。

對投資者而言,2000年選票卡問題導致的不確定性曾經是(現在依然是)最令人不安的選舉結果。然而,美國公司在選舉結果懸而未決期間傳遞出「一切照常」的資訊。沒有哪個執行長希望在週三早上醒來後,再次陷入2000年投票後的那種爭吵,但在又一場勢均力敵的美國大選結束之際,企業依然基本上沒有受到黨派政治興衰的影響。

跨國企業在地理上的覆蓋範圍要大於國別政府;它們可以輕易地把握意識形態的逐步轉變——至少在發達的民主國家如此;儘管財務目標期限和管理層任期從來都較爲短暫,但跨國公司的存活期限還是長於那些經選舉產生的總統。

您已閱讀20%(327字),剩餘80%(13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