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銀行業

馬克思當銀行家?

Oxford Investment Partners聯合創辦人斯特恩伯格:如果馬克思在世的話,他會在銀行工作,因爲銀行已經達到了「共產主義」的完美狀態。

如果2007年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在世的話,他會在銀行工作。銀行已經達到了「共產主義」的完美狀態。所有的東西都被工人拿走,資本家則一無所有。員工肆意欺凌著股東,根據虛幻的利潤爲自己發放豐厚的薪酬。勞動者發現了比工會更能摧毀資本家的工具,哄騙股東說,要留住「人才」,就必須付出更高的工資。助紂爲虐的會計們讓銀行在現金還未入手時,便宣佈盈利。銀行裏的馬克思一定笑得合不攏嘴。

「共產主義」銀行體系的受益者反而大聲訴苦,並不出人意料。有不少人對加強監管的後果提出了嚴厲警告。他們說,別殺掉下金蛋的鵝。很多銀行業從業者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最近已將世界經濟拖到崩潰邊緣。

公平地說,犯錯的不只是銀行。央行的過低利率維持了太久;政客以爲他們已經跳出了商業循環,有理由永久提高公共支出;太多公民借入了他們無從償還的資金。大規模的自我欺騙,是歷史上大多數繁榮的共同特徵。但銀行家似乎是最不願意承認變革必要性的羣體。他們需要有人把他們從自我中救出來。與直覺不符的是,救命稻草恰恰是監管,它能夠讓資本主義體系重回銀行。

您已閱讀31%(454字),剩餘69%(10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