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

假酒問題再次敲響警鐘

非法生產的酒預計佔全球酒產量總量的1/3。假酒氾濫令全球酒企越來越頭疼,它們被迫投資開發各種防僞技術,與假酒生產者展開貓捉老鼠的遊戲。

在努力拓展其在亞洲和東歐的銷售之際,全球酒業公司越來越頭疼的一個問題是假酒猖獗——比如假的威士忌、伏特加和朗姆酒。酒企被迫與假酒製造者展開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最近幾周以來,假酒問題再次受到關注,因爲在捷克共和國,用甲醇勾兌的假冒當地某朗姆酒品牌的假朗姆酒已導致30人死亡,死亡數字還在繼續攀升。這些有毒的假酒已流入波蘭和斯洛伐克,目前已有50名參與造假的人員被捕。

世界前三大酒類製造商百富門(Brown Forman)、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和帝亞吉歐(Diageo)的高階主管們都表示,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打擊製造假冒名牌酒或在黑市上非法銷售私酒的集團。

您已閱讀18%(291字),剩餘82%(13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