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財政

一味平衡財政赤字有害無益

FT專欄作家布里坦:國家預算在宏觀經濟層面的目標應當是幫助平衡經濟發展,英國財相將國家預算與「有償付能力的家庭」相比較是大錯特錯。

政府預算應像家庭預算那樣保持平衡——這真的是一種常識嗎?如果是的話,「平衡」又是什麼意思?比方說在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向財政部提供的最新估計數字顯示,英國政府2012-13財年的赤字將爲950億英鎊,其中淨借款額爲920億英鎊。

上述數字相對於英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值分別爲5.8%和5.6%。不要以爲事情就到此爲止了。還有一個指標叫做「經週期性調整後的本財年赤字」,它相當於英國GDP的4.2%。

最重要的指標也許是基本財政赤字,它用來大致表示政府距削減債務的目標還差多遠。基本財政赤字與英國GDP之比爲3.2%,經週期性調整後為1.3%。如果這麼多的數字還沒讓你感到厭煩的話,那麼還有一個依據《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定義得出的赤字估計值,它相當於英國GDP的5.9%。

您已閱讀22%(389字),剩餘78%(13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