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年前,我聽說歷史學家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教授推出了《西方將主宰多久》(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一書。在這本書中,他對比了過去一萬五千年間的東方和西方,並得出結論稱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東方的經濟實力將最終超過西方。
之後,有人問莫里斯教授他如何看待未來25年。莫里斯教授表示,他認爲不遠的將來將會出現兩種力量的對立。其中一種認爲人口壓力、全球變暖以及資源匱乏將導致世界充滿壓力,而如果這些問題未能得到恰當解決,世界將會慘遭生態系統崩潰的厄運;與之相對立的另一種力量則認爲,技術進步將持續加快,並會導致所謂的技術奇點,而這將意味著人類的所有問題都將立刻得到解決。
過於悲觀和過於樂觀的觀點之戰歷時已久。被稱爲「悲觀科學之父」的英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年—1834 年)早在19世紀之初就曾指出人口數量呈指數成長,而農業產出卻呈線性成長,而這將致饑荒時期的出現,使人類陷於痛苦之中。目前來看,馬爾薩斯的預測被證明是錯誤的。技術進步推動農業產量增幅超出了線性範疇。最新的聯合國人口統計預測認爲人口數量增速將變緩、甚至隨著富裕程度的提高將出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您已閱讀37%(532字),剩餘63%(9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