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經濟刺激計劃取捨的激烈辯論凸顯現有政策思維的僵化和不足。未來中國經濟既要擺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向線性思維,更要放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刺激計劃恐懼症。隨著經濟進一步探底和失業問題日趨嚴重,政策刺激穩成長或不可避免。而從經濟去槓桿化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當前宏觀形勢,或爲下一階段經濟政策同時實現穩成長和調結構目標找到突破口。
一、刺激計劃之辨呼喚政策思維創新
不確定性和政策焦慮充斥著當下中國經濟。持續疲弱的經濟數據引發市場對失業問題的擔憂和穩成長政策的渴望。8月份滙豐中國PMI預覽指數已跌至47.8%,創九個月以來新低,而7月份的經濟數據更顯示出中國經濟成長動能的不足。最近溫家寶總理到浙江、廣東調研,強調穩成長是「做好其他工作的重要基礎」。許多地方政府高調宣佈「穩成長」,累計出臺的大規模投資計劃總額已經遠超四萬億。
您已閱讀13%(368字),剩餘87%(24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