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

樹立健康的民族主義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劉波:民族主義將繼續存在,健康適度的民族主義無可厚非,而健康的民族主義應該以和平、自信、剋制等作爲主要特質,避免過激和傷及無辜。

9月10日日本對釣魚臺及其附屬島嶼實施「國有化」所引起的中日外交危機持續延燒。綜合中國內外媒體報導,已有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多箇中國大中城市發生反日遊行。根據當前報導的情況看,這有可能是中國數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日遊行活動。

根據一些報導,一些地方的反日遊行中有可能出現了暴行事件,例如針對日系汽車、日資工廠、日資商鋪等目標的襲擊事件。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則要求中方對遊行活動「嚴密監控」,「確保不危害在華日本人和企業」。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暴力是這場抗議活動的主流。來自很多地方的報導也表明,許多遊行活動是和平有序的。

雖然在微網誌等輿論平臺上,一些人士懷疑或者指責抗議背後存在政府主動鼓勵縱容的因素,這一主張很難證實或證僞,不過本週末以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官方已試圖控制一些地方抗議中出現的打砸搶燒等行爲,以避免可能的失控。

您已閱讀29%(365字),剩餘71%(8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