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

歐元區應實施政策改革

前美國財長魯賓: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債券的行動可以贏得時間。但不要求實施政策改革的債券購買計劃無助於化解歐元區危機,反而會帶來風險,加重債務、經濟成長和銀行業等方面的問題。

歐洲央行(ECB)宣稱,儘管隨時準備出手買進主權債券,但這要看要求獲得歐元區紓困計劃支持、接受「嚴厲、有效條件」的國家的具體情況而定。這種說法使其飽受批評。購買債券可以贏得時間。但不要求實施政策改革的債券購買計劃無助於化解歐元區危機,而且還會帶來風險,包括加重債務、經濟成長和銀行業等方面的問題。

自此次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區的民選領導人和議員們一直行動遲緩,使數百萬歐洲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些領導人面臨的問題是複雜的。但不向他們施加壓力促使他們採取必要的行動,他們繼續無所作爲的可能性就會越大。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問題就會越嚴重,最終就需要採取越強有力的措施,重建信心就會越難,以某種形式失敗的可能性就越高。用一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的話來說,「無所作爲的成本並非爲零」。當然,作爲一名就歐元區發表評論的美國人,我應該承認,這一觀點也適用於美國,美國未能有效解決對我們的未來至關重要的財政、公共投資和改革問題。(開誠佈公地說,我與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私交甚篤。)

在缺乏適當政策的情況下歐洲央行提供金融支持的效果,在歐洲央行面向歐元區銀行的長期再融資操作中就體現了出來。在這項操作中,部分相關資金被用於購買主權債券。很多分析師認爲,長期再融資操作將爲解決危機爭取到至少一年的時間,但他們卻沒有關注這段時間會被如何利用。政治領導人的危機應對措施依然缺乏足夠的力度,市場注意到了這點,危機狀況很快再次浮現,比人們預期的更快。

您已閱讀35%(624字),剩餘65%(11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