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多龍表,很早我就覺得有感想要抒發,但直到幾天前看到電視上某位知名的「國學」權威,眉飛色舞之際舉起手來,似乎腕上戴著的是百達翡麗年曆表,才突然有了真正清晰的主題——本來龍表之類的中國題材表是專門爲那些東方人士,特別理想的是「國學」大師之類的人物準備的,實際上它卻成爲了歐美人士表現自己對於東方的認識或興趣的道具了。因爲表歸根結底還是西方的東西,一旦涉及東方題材,總還會透露出一股與衆不同的另類氣息,最終難免落得個西方喜歡、東方冷淡的結局。
記得幾年前,那些身著中裝的「老師」開始在中國南北流行,其中也有幾位特別喜歡錶,甚至有人以手錶領域的專家著稱,不過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西式手錶配中式串珠,就連專講表的中裝「老師」——在講座中大談新出的中國風格表如何出色、撰寫專文專著推介中國表——伸出腕來一定是傳統的西式手錶,有時甚至可能是一款相當便宜的中國產海鷗表、北京表,但錶盤上既不會有漢字,也沒有龍或者熊貓圖案,反倒是羅馬字加機械刻花面盤是一致公認的典雅之選。
10多年前,我曾經在雅典代理商那裏頗費周折地購得了只製造了500對的紅色琺琅盤對錶,因爲其喜慶的顏色以及盤面上隱約的「中國表」風格的放射紋而將它們買來作爲結婚紀念物。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身邊的人幾乎沒有多少喜歡它們的,除了以今天的審美眼光來看比較老套的傳統風格之外,紅色過於醒目、過於中國化也是人們不太接受它的最大原因之一。賣表給我的德國籍經理告訴我,這對手錶原本是放在香港銷售的,但幾年下來一直沒有賣掉,於是送到柏林希望來自土耳其的買家能夠喜歡。